上海貨運穩外貿穩外資將推出哪些“硬舉措”
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快速蔓延,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我國外部發展環境的不確定性正在上升。當前,如何進一步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緩解外貿企業經營壓力?
1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對此做出解答。
壓力大潛力也大政策效果逐步顯現
今年以來,中國外貿生產企業復工晚于往年,加上物流運輸不暢,人員國際往來受阻,導致訂單履約率下降,進出口受到一定的影響。來自商務部的統計顯示,1至2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4.12萬億人民幣,下降9.6%。
隨著中國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以及中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付諸實施,穩外貿效果逐步顯現。據商務部監測,各地外貿企業復工復產進度正在加快,履約能力也在快速回升。其中,浙江、江蘇、上海等外貿大省、大市、重點外貿企業已經全部復工。
不過,受疫情影響,外貿企業面臨的收款推遲、貸款到期等相關問題更加突出,資金壓力進一步加大,這樣的難題如何解?“我們認為,融資難比融資貴問題更突出、更緊迫,需要更加注意統籌解決。在緩解外貿企業資金壓力方面,主要推出了三個方面的政策措施。”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說。
一是擴大信貸投放,讓企業拿到的更多。推動落實好已經出臺的再貸款、再貼現政策,以優惠利率資金支持包括外貿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快速復工復產。推動進出口銀行進一步加大外貿領域的信貸投放;推動中信保公司開發新產品、新模式,優化保單融資定損核賠機制等。
二是延期還本付息,讓企業支出的更少。落實好中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對受疫情影響嚴重、流動性遇到暫時性困難的中小微外貿企業給予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貸款本息可以延長至6月30日。進出口銀行還將免收湖北省和部分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的中小微企業2月份全月的貸款利息,總額約6億元。
三是開辟綠色通道,讓資金到位得更快。推動金融機構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融資需求,能夠盡快啟動快速評審通道,簡化業務流程,幫助受困的外貿企業盡快拿到資金。
“三大積極變化”細看結構有亮點
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至2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134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8.6%(折合194.2億美元,同比下降10.4%)。“吸收外資由升轉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影響,疊加春節假期因素,導致人流物流不暢,企業大面積停工停產,投資活動受限,投資者等待觀望情緒加重。”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分析。
雖然總量下降,但結構中不乏“亮點”。宗長青表示,從結構上看,我國1至2月吸收外資有三方面積極表現:
一是高技術產業保持增長。1至2月,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41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其中,醫藥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服務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 6.7%、139.7%、30.5%和449.8%。
二是重點開放平臺表現突出。上海、廣東自貿試驗區外資分別增長13%和12.8%,海南、福建、浙江自貿試驗區吸收外資分別增長230.2%、149.5%和140%。
三是部分經濟體對華投資穩定增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對華投資分別增長9.7%和15.1%。
近年來,我國不斷擴大開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2019年,我國包括銀行、證券、保險領域全口徑吸收外資達到141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占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的比重從2015年的6.7%提升到2019年的10.1%。
“總體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發展趨勢不會變,我國超大市場規模的強大磁吸力不會變,我國在產業配套、人力資源、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綜合競爭優勢不會變,外國投資者長期在華投資經營的預期和信心不會變。”宗長青說。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還有哪些“硬舉措”?
穩外貿穩外資是一項長期工作。下一步,中國還將推出哪些“硬舉措”?
對除“兩高一資”外所有未足額退稅的出口產品及時足額退稅,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外貿信貸投放,支持商業保險公司開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并降低費率……3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出臺穩外貿政策措施。
李興乾表示,這些政策措施緊扣穩住外貿基本盤,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用足用好出口退稅政策;二是擴大出口信貸投放;三是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險。力求解決當前形勢下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外貿企業面臨的成本上升、資金鏈緊張等突出問題和訴求,有利于穩企業、穩信心、穩預期。
上一篇 海運提單-國外港口如何防控疫情?推遲港口業務,員工在家辦公
下一篇 澳大利亞國際空運-8萬余名中國船員在遠洋, 疫情期間如何保障? 交通運輸部回應了